浙江大学培训中心

魏杰为浙江大学总裁学员解读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2009-04-04 22:34:42 我要评论( )
拉动内需 走出经济危机必选之路

魏杰教授认为,造成这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原因不能全怪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需要一个高开放的金融体系,而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并不高,没有开放到国际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中国的这个程度。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传导到中国是通过一个重要的传导机制——1998年到2008年所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模式潜伏着两大危机,一个危机就是当国际市场能够支持中国继续出口话,那么我们国家一定是双顺差,也就是贸易顺差和资本顺差。双顺差标志着大量外汇流入中国,外汇流入中国在中国是不能流动的,因此会迫使央行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收购这些外汇,人民币多发的结果最终导致通货膨胀,2008年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二种危机就是当国际市场不能继续支持你出口的时候,中国企业因为没有市场,就必然产生收缩经营,甚至倒闭的现象。企业开始收缩经营倒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滑,失业率就会攀升,这种情况就要把你憋死。

我们现在遇到的就是这种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第二种风险,经常把你憋死的风险。所以中国的问题不单单是保增长问题,而是背后的模式调整问题,我们必须把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这是解决问题的实质。

启动投资 拉动内需的第一步

拉动内需主要靠投资与消费,首先想到的是启动投资,因为消费拉动速度较慢。

一是民生投资。就是公共产品的投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2009年政府启动民生投资差不多是3.1万亿,这是建国以来对民生投资启动最大的一次。医疗卫生从今年开始到2012年新增投资是8500亿,也是近几年最大的一块,估计差不多6月份之后,于此相关的产业就会开始回暖。文化教育到2015年差不多也是接近一万个亿的投资。社会保障在未来五年来,差不多也在两万亿左右。基础设施的投资数量比较大,今年是1.5万亿,实际上未来到2012年到2015年,应该接近110万亿。所以在2009年6月份钢铁、煤炭、水泥市场会基本回复。

民生投资对GDP增长拉动加大,但对企业作用不大。维系8%问题不大,但对消费信心的提升、保企业、保收入、降低失业率意义不大。必须启动生产性投资。

二是生产性投资,也就是企业投资。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剩产能要调整,不能救;加大对短缺部门的投资;要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不能投,加大对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投资;要有利于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鼓励技术创新。

生产性投资必须启动,否则企业的状况无法改变。只有企业的生产正常才能启动经济。救企业不是救所有的企业。能源、原材料产业是未来的短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是资产投资,也就是股票、房地产的投资。目前股票价格太低,上证指数在3000—4000点应该是合适的。房地产价格2006年的价格水平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可以恢复房地产市场。上市公司必须分红,否则只能是投机。

启动消费 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魏杰教授认为,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投资虽然要比消费见效快,但最终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消费推动的。如果投资在内需上占的比例过大,经济增长方式就会表现为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一样,也是难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依靠消费的增长来实现,因而消费是国民经济最终的可持续推动力。

一是收入性消费。收入增长,消费才会增大。关键是提高个人收入。首先是提高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国民收入由个人收入、企业利润、国家税收构成。连续5年来个人收入增长远低于GDP增长,税收增长远高于GDP增长。改革开放30年,国富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民富还远远不够。所以,应当通过减税来提高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其次是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企业适当降低利润,提高员工工资。中小企业本来利润率就很低,给中小企业减税,大幅度减税。这样才能保证劳动收入比例的提高。再次是提高财产性收入在个人收入中的比例。中国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例不到2%。需要解决中国居民的财产问题,提高财产收入比例。这就涉及产权改革问题。再次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关键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包括公共产品享受的一体化、经济体制的一体化,要进行农民财产权的改革,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抵押与转让问题。再次是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从就业和创业机会来解决。

二是信贷性消费。不能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因噎废食,我国在信贷消费这一块相对于美国来说是做的不够的,远远没有达到警戒线。包括以收入为基础的信用性信贷、抵押性信贷、第三方担保性信贷。信贷性消费正在启动。

三是预期性消费。要让人们对未来收入有良好的预期,预期越强,消费力越强。首先要给人以安全感,生活安全、职业安全、生命安全、财富安全。这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其次是要给人以增长预期,经济增长、财富增长,然后是信心增长。

如果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启动消费的话,消费就会起来,内需就会起来。估计6月份以后,我们就会大规模运作了,因为,如果不启动消费,中国就会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投资拉动型。

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拉动内需的第三个对策

拉动内需,除了启动投资和消费外,还有第三个对策,那就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三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政策。我们拉动内需实际主要影响到两大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方面,主要调整为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是降息,第二是提供更多的货币供应量。降息,引诱你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供应量,预示货币财富缩水,逼着你投资或消费。

鉴于我国国情,魏杰教授希望认为应慎用货币政策,更多动用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现在使用空间很大,应该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五大理由

启动投资、启动消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这套举措出台,那么未来效果到底怎么样?中国能不能成功的转型?魏杰教授认为中国一定能成功转型的理由有五个。

第一,中国还没有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中间会释放巨大的需求过程。因此,中国推动城市化、工业化会带动巨大的内需,巨大内需会促进中国得成功转型。

第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老百姓还比较穷,需求还很旺盛,中国致富欲望的冲动还非常强烈,因此中国可以成功转型。

第三,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目标远远没有实现。所以进一步改革必然要放手政府管制,消除垄断。而放手政府管理消除垄断的过程,就是需求不断爆发的过程。只要一放手政府管制,马上需求就提升了,中国可以成功转型。

第四,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上还有更大的空间,财政政策空间还很大,美国和日本的空间都不大。我们有这么大超额的空间,中国应该能够成功转型。

第五,政治优势,我们能够很快全方面运作资源,把资源整合到应该需要的地方去。这种体制在危机时候反而显示出优势出来,能很快能解决问题。

因此,魏杰教授判断六月份以后,政策开始见效,中国经济出现回暖的迹象,年底要明年年初就开始最为明显的回暖。这次中国可以成功转型的话,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对世界对中美关系都有巨大的影响。

魏杰教授的精彩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随后进行的是对话环节,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贾生华教授、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分析师和魏杰教授一起回答了在场EMBA学员和企业家的问题。





导入评论...

联系方式

名称: 浙江大学培训中心
联系人: hddw
电话: 18988889999
手机:
传真:
QQ:
网址:
地址: 浙江大学
等级:
状态: 未认证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