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合興教育訓練集團

机制改革----中小民企新30年的必由之路

2010-11-22 17:00:13 我要评论( )
 
盛世合兴教育训练集团江门商学院院长  钟泉光

     前30年,改革的重点是体制改革:即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后30年,改革的重点必将转移到企业内部的机制改革:即建立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

 
(一)

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冲击,老板们的压力更大了,可这恐怕仅仅是一个开始,危机的冲击必定会慢慢减弱,经济也一定会慢慢回暖,后经济危机时代,老板们的日子就一定好过吗?未必。因为旧的危机过去之后,新的挑战又会接踵而来,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天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新的危机。

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挑战,但有一个挑战却是中小民企普遍面临的,那就是如何激发企业新的活力。这个挑战能化解,企业就会获得新的活力,继续向前发展;如果化解不了,企业必将慢慢失去活力,停滞不前乃至走向败亡。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原先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为何如今不见了当年的活力,看上去老气横秋,越来越像当年没有活力的国企?偌大的一个企业,真正有积极性的只有老板和少数几个股东,广大的干部员工越来越没有积极性,老板充当了当年的政府,而干部员工变成了当年的国企职工。老板忙啊,累啊,但效果不见得好。根源何在?

(二)

过去的30年,中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培育了千千万万个老板(企业主),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做好了,他们发财致富,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做不好,他们亏本破产,成为市场竞争的淘汰者,企业因为有了这些天生具有积极性的“主”,他们所在的民企拥有了比国企更大的活力,就凭这种活力,将老板缺位、失去活力的国企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大量的国企节节败退。

30年过去了,不少原先充满活力的民企也开始陷入困境,有人把原因归于外部的经济危机,甚至归因于《劳动合同法》。其实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和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之前,这种困境已经暴露出来,2008年的经济危机只是导火索而已。可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仍然有一些民企逆风飞扬。这充分说明,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即使遇到经济危机这个外因,照样逆风飞扬;而一个丧失活力的企业,即使没有经济危机,一样陷入困境。

体制很重要,市场经济体制激活了老板,但光老板有积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化改革,激活广大的干部员工。可深化改革改什么呢?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调研,我们发现:凡是始终活力充沛的企业,内部都有相对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核心是分配机制);相反,凡是慢慢失去活力的企业,内部都缺乏这样一个好的激励机制。

把企业比喻为一列火车,过去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火车要提速,关键是加强火车头的动力。的确,火车头很关键,但光靠火车头,火车提速很有限,后来借鉴发达国家动车组技术,即让每节车厢都具有动力,火车才能大幅度提速。同样的道理,源于30年前的体制改革,让企业这列火车有了“火车头”,但如果企业内部不建立相对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只有老板这个“火车头”有动力,而广大的干部员工没有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头”渐渐老了,当年创业的激情减弱了,知识经验也老化了,企业的规模大了,要拖的“车厢”多了,于是企业这列“火车”就拖不动了,遇到爬坡的时候,还往后退,危机就出现了,弄不好车毁人亡。

当前,许多民企表面上是市场出问题,质量出问题、交货出问题、成本出问题、服务出问题、资金链紧张,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表象,事在人为,其根源都在人,如果人没问题,一切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相反,如果人有问题,企业怎能不出问题?

(三)

企业“生病”了,许多老板病急乱投医,通常有这样几种医法:

第一种:请老师来给干部员工做培训,给干部员工洗脑,讲感恩、讲执行力、讲细节……。结果如何?干部员工激动几天,很快又打回原形。

第二种:请策划大师来搞策划,战略策划、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策划……,以为策划策划就可以从“红海”走向“蓝海”。结果如何?大师先赚了一把走了,“蓝海”在哪里不知道。

第三种:推行5S,搞ISO体系认证,搞规范化管理……一开始决心很大,轰轰烈烈,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难以坚持。

第四种:请职业经理人。以为请了职业经理人,就可以把担子交给他了,老板就轻松了,可许多时候发现,请了职业经理人,可能多了一个更难管的人,老板的烦恼和压力更大了。

难道培训、策划、好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优秀的人才没用吗?不是没用,而是要有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人的活力(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活力不是靠培训讲讲就能持久的,另外,再好的策划需要人去执行,再好的管理工具、管理手段需要人去使用,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要有一个管理氛围,人是企业唯一具有能动性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如果不从机制上去激发人的活力,再好的培训、策划、管理工具和手段、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都无济于事。相反,如果有好的激励机制,再加上好的培训、策划,借助好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就可以持久地激发人去解决企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板才能轻松、放心。

(四)

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差不多经历了30年的艰难探索,直到今天还只能算是初步完成;同样,民企如何建立一套合符自身实际、相对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也不是轻而易举、一撮而就的事,需要创设一定的前提条件。

第一个条件:老板的观念心态必须端正

老板必须愿意分享,如果不愿意分享,一切都免谈。接着就是如何分享?有些老板自己一个人说了算,高兴多给点,不高兴少给点,这种分配方法过于随意和简单,没有规矩。古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板心里也许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但干部员工并不知道,也等于没有规矩。有的虽有规矩,但朝令夕改,干部员工不相信,也等于没有规矩。因此,老板首先得有规则意识,尽可能做到规则在先、规则在公、规则在明,即建立一套相对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尽可能通过规则来为每一层级的每一个人指明财路,当每个人都清楚规则,清楚了自己的财路,他就会像老板一样,自动自发地工作。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作为老板,只有将自己的利益融进全体干部员工的利益之中,老板的利益才能“永不干涸”。老板只有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核心是分配机制,为干部员工指明财路,干部员工才会有持久的动力,都有动力企业才会有充足的活力,有充足的活力才能化危为机,使企业赢得效益得到发展,老板的财路才会越走越宽。反之,激励机制缺失,财路不明,干部员工就没有持久的动力,光老板自己忙啊累啊,大家袖手旁观,甚至从中作梗,如何化危为机,怎能不陷入停滞和困境?

第二个条件:激励机制的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原则,做到效率性与公平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个条件:规范有序的基础管理为基础。目前,有许多中小民企都尝试进行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但成功的不多,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基础管理太差,没办法进行量化考核,导致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现场管理混乱,流程极不科学,数据很难统计,考核的指标难以量化,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因此,必须同时补基础管理的课,如真正推行5S现场管理、贯彻ISO体系、流程再造等,同时如果能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工具,将企业的ERP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起来,为成本分析和量化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制改革,是中小民企新30年的必由之路,谁能首先突破,谁就能在危机时刻首先掌握主动权,再创新的辉煌。

若有缘,欢迎老板阁下来电交流切磋。

(钟泉光:现任量子高科监事、富事集团、利华实业等企业顾问 )
导入评论...

联系方式

名称: 盛世合興教育訓練集團
联系人: 陳柏豪
电话: 0750-3096090
手机: 13630406799
传真: 0750-3096098
QQ: 410289715
网址: www.SS19811.com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李想国际大厦4层
等级:
状态: 未认证会员